劳动仲裁程序应该怎么走
劳动仲裁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1. 准备材料 :
劳动仲裁申请书;
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;
劳动合同或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;
工资单、社保缴费记录等能证明收入和工作情况的材料;
其他相关证据。
2. 确定管辖机构 :
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常设在市、区一级。
管辖地可以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公司所在地。
3. 提交申请 :
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。
4. 仲裁受理 :
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查,符合条件的将立案并通知申请人。
5. 庭前准备 :
仲裁庭组成后,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间和地点。
双方当事人可以交换证据,了解对方主张。
6. 开庭审理 :
庭审调查,仲裁员询问双方当事人了解事实情况。
举证质证,双方对提供的证据进行展示和质疑。
辩论,围绕争议焦点进行陈述和辩论。
7. 调解 :
仲裁庭会尝试调解,促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。
达成调解协议的,制作调解书,具有法律效力。
8. 裁决 :
调解不成时,仲裁庭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裁决。
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。
9. 执行 :
若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,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请确保在规定的时效期间内提出申请,一般为一年,且这一时效可以中断或中止。在整个流程中,保持与仲裁委员会的沟通,并按照其指引准备和提交必要的材料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劳动仲裁申请书如何准备?
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限是多久?
劳动仲裁是否需要本人亲自提交?